揚州風景

金錢遊戲

2008年11月2日


 
 



  

  
  
  By Suzanne Barlyn Thursday, Oct. 09, 2008
  译/王笠舟
  
  
  旅行者Jack Golden仍记得最近一次到中国的失败旅行。来自马萨诸塞州-伦诺克斯的Golden,在乘坐长江游轮时前列腺出了毛病,需要医疗救护。他只得前往丰都――长江北岸的一个古老城镇,到一个狭小的、满是沙砾的医院,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接受了侵入性的手术治疗。不过这还算是好的了。"这里的中国人可以接受这一切,因为这就是他们所拥有的条件。"他说。
  
  在中国,默许不合规范的医疗保健行为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,尤其在一些地区,经济高速增长推动政府财政对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进行福利改善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花更多的钱享受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。这一人群的存在,加上越来越多的来华外籍人士、商务旅客,这就为外国企业带来了一个特殊的机会。一些总部设在美国企业通过与中国公司合资的形式,在中国建立了医院、西式门诊,并进行管理运营。这种类型的机构里约有一半的工作人员都是外国籍――他们通常来自美国、加拿大和澳大利亚。
  
  "刚开始存在一些怀疑,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,有人可能会把私营化和医疗卫生行业放在一起提出问题来",Roberta Lipson如是说。其人为美中互利公司CEO,公司总部设在马里兰州的贝塞斯达,负责United Family Healthcare在中国的私营医院和门诊的网络经营。
  
  Lipson在27年前就公开地向中国出售仪器设备,如超声波治疗仪器,而当时中国的公立医院大多设备陈旧。她声称,第一次和中国官员接触并探讨进行医院私营模式的实验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。其结果是诞生了北京和睦家医院及门诊,它是由美中互利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资建立的。今天,美中互利公司运营着2所医院和5个门诊中心。在2010年之前,将会有更多的医院在北京、广州相继建立,而另外2个门诊将在今年开放。
  
  作为市场的先入者,美中互利能够通过谈判获得其北京医院的90%股权。2000年,中国正式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国内建立合资的医院和门诊,但只能获得最高70%的股权。美国的投资方只能与其他参与者分享这块蛋糕,比如新加坡的百汇医疗集团和香港的Global HealthCare。
  
  
  在北京和睦家医院,持外国护照的就诊者占绝大多数。但是今天,富翁和中上阶层的中国人占到了和睦家医院接诊人数的40 %。"在这个实行计划生育(独生子女家庭)的国家,私人产妇护理是医院最抢手的服务,"Lipson说,"只要父母带着孩子来过我们的医院,他们就不会再带着心肝宝贝去任何别的医院了。"
  
  高品质医疗保健服务的出现,其实是中国奢侈品市场急速增长、供不应求的产物――从名贵轿车到路易斯威登的包包。根据欧睿国际(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)的统计,从2005年到去年1月,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增长了24%,从6440万增至8000万。总部设在伦敦的商业智能研究公司预测,到2020年,强劲的经济增长将推动这一数字达7亿之高。
  
  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,去年,中国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及保健品上总共投入929亿美元,相对与2003年约500亿美元的投入,增幅达到86%。"这对消费者是一个鼓舞,中国人手里有钱了,他们一定会为医疗保健花更多的钱。"Sheldon I. Dorenfest解释道,其人为美国德睿医疗咨询集团CEO,是一家总部在芝加哥的中国医院管理顾问公司。
  
  在云南省昆明市瑞奇德国际医院的一间病房里,一天的花费从60美元到320美元不等,这取决于病人选择标准服务还是VIP服务,Tommy Chu介绍道。Tommy Chu是中国健康管理集团主管,该集团由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家公司与云南Richard Technology Co.共同出资建立,并进行医院的管理运营。瑞奇德医院的花费是一般公立医院的3到10倍。
  
  瑞奇德国际医院的网站上对其豪华病房的描述是"有利于康复",拥有诸如浴室、互联网接口、冰箱、个人保险箱等特色设施。像瑞奇德国际、和睦家这样的医院,都进行会员级别的销售。基础级别的会员一年的费用约为730美元,想要享受更多更好的会员级别医疗服务,一年的花费将高达14600美元。Tommy Chu介绍道。
  
  为了取悦投资者,瑞奇德国际医院的目标是拥有云南省私营医疗市场40%的份额。Tommy Chu说,中国60%――70%的医院都可能最终私有化――这是一个可以促进公司目标的设想,但投资者似乎并不相信。最近,公司的股票比起1月创出的52周最高价降低了88%,Tommy Chu将其归咎于美国股市的动荡。
  
  上海东方国际医疗中心,是由美国洛杉矶私企Health Management Enterprises与上海东方医院合资建立的,客户定位于在上海居住的西方人士,首席执行官Paul Workman介绍道。一项由Hewitt Associates公司(提供全球人力资源服务)进行的研究显示,55%的公司计划在今年增加他们在华外籍雇员的人数,在2007年基础上增加2%。约有21%的在华外籍人士来自西方,他们的私人保险公司和雇主常常以占有他们为荣。
  
  今年年初,中国政府公布了"健康中国2020"计划(Healthy China 2020),这是一项重要的医疗保健改革计划,旨在在未来12年内为全体公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。该计划要求改善中国庞大的公共医疗网络,Sunnylife Global Inc.,一家位于西柯纹纳的上市公司,把赌注压在了这个计划上。Sunnylife在2003年开始了它的冒险,通过合资公司对中国一些公立医院提供一切所需,从设备更新到管理结构优化,使它们全面升级。Bridget Cheng博士,2000年公司的合伙者之一,设想将名为"凯撒大帝医疗管理模式"的系统引入中国。Sunnylife计划以升级医院换取70%的股权。但它面临的挑战是,公司的股票已经被巨大的改造成本打败了(仅升级一所医院就花费了11800000美元)。
  
  8月,一个新的管理团队刚刚被任命。"我们的重点在于执行和实施,以确保第一家医院能够运行良好,"Mark Chen如是说。他是Sunnylife公司CEO,45岁,曾接受常青藤学府的教育。据他介绍,Sunnylife刚刚完成了第一个医院的改造工程。
  
  对于中国糟糕的医疗体系来说,中美合资企业仅仅是一个程度有限的开始。美得时环球集团公司(经营旅行援助和医疗保险)应急部门主管Pasqualine Wolfermann这样表示。"相对于这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和商务旅行者数量,这是远远不够的。"她说。美得时依然将它最严重的病人送到香港治疗。"在医疗卫生领域,中国是面临最大挑战的国家之一,"她表示。
  
  但这里依然孕育着机会,留给那些懂得治病的企业。

沒有留言:

扬州

洋腔洋調

旅游休閒

floorplanner

tundruk

Website Visitor Counter名訪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