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10年來,中國的經濟政策一直頗為穩定。以人民幣匯率盯住美元為核心,中國一直尋求以出口為基礎的增長,並以投資為其提供支撐。但隨著美國經濟步入低迷、美聯儲(Fed)降息及美元走軟,中國經濟重新平衡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。
美國降息通過兩種渠道給中國帶來了壓力:一是中國央行(PBoC)蒙受的損失,二是降息給一個已出現通脹問題的經濟體所帶來的貨幣刺激效應。中國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的上升可能仍較為溫和,但鑒於食品價格上漲推動總體通脹率在截至1月份的一年上升7.1%,中國央行仍須為需求踩剎車。
由於中國經常賬戶盈余龐大,中國央行不得不賣出人民幣、買進美元資產,以維持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。然後,它通過賣出本幣債券的方式回籠人民幣。但由於目前其所持美元債券帶來的利息收益下降,加之最近數周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步伐有所加快,目前中國央行積累的新增外匯儲備每個月要蒙受巨額美元的損失。對於央行而言,這種處境不太舒服。
盡管人民幣升值步伐可能已有所加快,但其升值的對象一直是美元,而美元兌歐元和日元等其它貨幣匯率不斷下跌。美國經濟疲軟已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中國出口放緩,但對需求並未形成明顯拖累。
中國央行需要收緊貨幣政策,以抑制通貨膨脹,但其選擇有限。它可以提高銀行存款准備金率,但在不影響銀行盈利能力的情況下,央行在提高准備金率方面的空間有限。中國央行也可以加息,但這會使美元外匯儲備問題更為尖銳。中國的最佳選擇是允許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、而非僅兌美元加速升值。
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可能會吸引投機者:如果預計一種貨幣將升值,現在買進是對的。但中國的資本管制,及其過去在遏制熱錢流動方面的成功經歷,表明中國能夠控制這一過程。對於一個對出口的依賴程度如此之高的經濟體而言,另一種辦法(一次性大幅升值)可能造成混亂,這種辦法缺乏吸引力。
長期以來,有一點十分清楚:即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在給中國帶來麻煩,中國必須開始重新平衡經濟,改變對出口的依賴。目前中國在這方面有了動力。中國必須抓住這個機會,允許人民幣加快升值步伐。
譯者/劉彥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