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興國家不致出現經濟危機
雖與美、歐市場連動性強,難逃股災衝擊,唯財政體質改善 文 蕭菁菁
新興國家過去幾年來不管在經濟和股市表現都令人為之驚豔,帶著滿滿的期待走入新的一年,原本各界認為今年多頭行情將延續,不料卻遇到美國經濟急轉直下的震撼教育,新興市場跌得鼻青臉腫,金磚四國股市市值估計已蒸發近一兆美元,今年的運勢變盤機率頗大。
過去幾年來新興國家不管在經濟或股市表現都是全球矚目的焦點,所謂的金磚四國(BRICs)堪稱是其中最閃亮的一群。二00七年中國滬深三00指數翻漲約一.三倍,印度和巴西股市去年上漲逾四成,俄羅斯股市上漲一七.二%,四個市場分別在去年底十一月和十二月份創歷史最高紀錄。
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爆發力強勁,與股市高飛互相輝映,中國去年GDP成長率估計達一一.三%,俄羅斯七%,印度八.九%,巴西為四.五%,高盛「N11國」名單中的越南成長率高達八.三%。以GDP總值來看,中國為二.六六八兆美元,短短幾年內躋身全球第四大經濟體。
金磚四國當中除了中國之外,巴西GDP規模亦躋身兆元俱樂部,總值達一.0六七兆美元,也是相當具成長爆發力的一個國家,俄羅斯和印度也即將向兆元俱樂部叩門,去年分別約九八七0億美元和九0六二.七億美元,一般認為明年有機會突破一兆美元。也因為經濟成長力如此傲人,去年儘管全球股市股災連連,美國降溫拖累多數國家,經濟學者去年底時仍看好這群後起之秀,厚實的基本面做後盾,新興股票市場應該是全球金融動盪的環境下最安全的避風港。
金磚四國股市 今年運勢恐變盤
孰料,二00八年一開始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已,再多的青睞也無法讓新興國家市場倖免於難,上週稍早(二十一、二十二日)一陣急殺之後,MSCI新興市場和拉丁美洲指數自前波高點跌幅皆逾二0%,符合邁入空頭市場的條件。金磚四國中的巴西今年來大跌一二%,俄羅斯跌幅達一四%,中國滬深三00指數下跌六.八%,印度股市大跌一七%,其他市場南韓大跌。
經過這波修正,中國股市市值蒸發四0二三億美元,巴西股市減少一七0三億美元,印度和俄羅斯分別流失一0三八億美元和二六八七億美元,各界對於新興國家的樂觀見解,在新年開始就相繼槓龜,新興國家未來的運勢變盤機率似乎不小。
全球股市跌的鼻青臉腫,已經讓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,美國這個全球經濟火車頭急踩煞車的強大衝擊力。
過去幾年來新興國家經濟發展和股票市場蓬勃發展,跟原物料價格高漲有密切的關係,原物料商品市場走了七年的多頭行情,今年在美國面臨衰退、日本房地產市場需求放緩,以及中國避免經濟過熱,持續推出降溫措施的壓抑下,可能告一段落。
部分原物料商品年初迄今視下跌的情形,紐約原油價格下跌七.七%,倫敦銅價漲幅縮小當中,錫價和鋅價各下跌一%和近三%。與商品需求息息相關的海運費指標波羅的海指數(BDI)近期快速滑落,今年來重挫逾三四%,更透露了中國等主要商品消費國大宗商品市場需求趨軟的端倪。
原物料商品需求降溫 新興國家牛市延續不易
BDI自從開年以來幾乎每日以相當大的幅度在下修,終於在一月十七日重挫六.四%,創下該指數一九八五年誕生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。一般而言,BDI的漲跌一向被視為是鐵礦石等大宗商品貿易冷熱的指標,上漲表示交易熱絡,反之則否,但有其季節性因素,今年來BDI指數如此的跌法,顯然決不是用單一的季節性因素可以解釋。
根據中國海關署的資料中,鐵礦砂進口尚未出現進口量有大幅變動,銅進口自九月份起已經連三個月下滑,BDI的大幅下跌趨勢始於去年十一月,似乎事先反應美國經濟衰退危機四伏,以及中國可能採取進一步的宏觀調空措施,確實已經為今年原物料商品需求埋下不小的變數。目前中國和鐵礦石產商新的合約談不攏,賣方相信市況仍會發燒而持續提高合約價格,買方則持保留態度,有意減少進口來壓低合約價錢,由此亦可嗅出需求熱度可能不在延續的意味。
其他貴金屬需求方面,在庫存增加和美國需求減弱的情況下,多數工業用金屬價格今年看跌的可能性頗高。
新興市場近日的重挫,加上原物料需求前景轉為不明朗,許多看好新興國家今年表現者,也不得不開始重新評估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這些新經濟體過去的經濟危機發生機率微乎其微,因為財政狀況比以往健全,應對美國經濟衰退的能力也改善不少,更重要的是,坐擁著龐大的四.一兆美元的外匯存底,且內需在帶動經濟成長的角色也越來越吃重,應付全球經濟衰退衝擊的能力已大增。
在新興國家股市方面,近年來因為全球化的關係,資金在各個市場自由進出,近年來在這些市場累積頗多的部位,因此與已開發國家市場之間的連動性也相當高,一旦歐洲和美國等國家股市劇烈震盪,新興市場也將受到波及,上週的情勢已經說明這個情況。因此,美國經濟急速降溫,雖然對新興國家經濟衝擊有限,不過對金融市場恐怕會帶來較大的震撼。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