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nt to you by 256 via Google Reader:
via 綠角財經筆記 by 綠角 on Aug 19, 2007
對於想要開海外券商戶頭的朋友,除了券商本身的可靠性之外,每年配息被課30%重稅的問題,我想是最多人裹足不前的原因。這篇文章,我將試圖就海外券商股票型基金的配息課稅問題,與國內發售的股票型基金進行比較。首先我們要知道,被山姆大叔咬掉的30%這一口到底有多大。
股票型基金的配息一般由下列三種成份組成,分別是股息,短期資本利得,與長期資本利得。對於海外投資人來說,資本利得不會被課稅。會被課30%的,是股息的部分。
所以我們來看看,現在國際股市的股息率(Dividend yield)有多高。
全球股市,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四大區塊,分別是美國、歐洲、亞太成熟市場、與新興市場。
我用Vanguard投資這些區域的指數型基金的配息率來估算。(指數型基金的配息,都是股息,沒有資本利得的成份。)依據2007六月30的資料如下:投資美國的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股息率1.62%,投資歐洲的Vanguard European Stock Index Fund股息率2.57%,投資亞太成熟市場的Vanguard Pacific Stock Index Fund股息率2.17%,投資新興市場的Vanguard Emerging Stock Index Fund股息率1.67%。
所以,被課稅抽掉的30%,就是這些股息的30%,我們可以把它們整理成下表。
這種稅,只要有配股息就會課,所以我們可以把它視為一種持續存在投資成本,就和基金的經理費一樣,要每年支出。
我們把股息乘以30%的值加上基金的年度總開銷比例,就形成這支基金的成本。一樣以這些指數型基金為例。
假如你透過海外券商買的,不是這些指數型基金,是總開銷較高的主動動型基金,你可以將年度總開銷換成別的數字,一樣可以算出成本。
我們可以看到加計30%課稅後,年度總成本最高的是投資歐洲的基金,超過1% 一些。最低的是美國基金,只有0.676%。
這些數字,全部都小於國內發售,投資這些區域的海外基金最常見的經理費,1.5%。而且,我想再強調一次,基金的經理費只是它的總開銷的其中一個成份,基金還有很多其它開銷。國內發售的海外基金,年度開銷一定不只有1.5%的經理費。我在經理費不等於總開銷一文,已經用債券型基金舉例了。這裡,我將舉一些股票型基金的例子。
這圖截取自一家還蠻有名的基金公司2006年報,公司的中文名稱我就不說了。我們先看到這支歐洲基金的Liabilities這個紅字。它代表基金應該要付出去的錢。我們看到Management fees payable(有劃紅線),就是應付的管理費用,約100萬歐元。就在這一行的下面,有個應付款項,叫Performance fees payable(有劃紅線),就是因為基金表現在某個水準之上,應付出的表現費。我們可以看到,是562.5萬歐元,是經理費的5.6倍。基金表現在水準之上,要付表現費給基金公司。那基金表現落在水準之下,基金公司要不要賠錢給投資人?答案在基金的公開說明書中,我就不講了。我只想再呼籲一次,投資朋友,千萬不要當贏了算基金公司,虧了算你頭上的傻蛋。
再來我們在Securities at market value那欄紅字,可以看到Dividends and interests receivable一項(有劃紅線),就是基金的持股所配發的利息,有137萬歐元。這麼"一點點"的配息,連表現費的四分之一都不到。這家基金公司,用表現費,對你的股息課400%的稅。很多投資朋友,仍是買得相當高興。
的確,表現費不是每支基金都收的。可是就算我們只看那100萬的經理費,它會吃掉股息的百分之多少?答案是73%。
這家是特例嗎?我們再看其它例子。
這張圖取自某大基金公司在2006十月發行的半年報。我們可以看到圖中列出三支基金的總資產。我們看兩個數字就好了。分別是Assets部分的Dividends and interest receivable(應收股利息),和Liabilities部分的Payable and accrued expenses(應付支出),有那支基金所收的股息,夠付基金支出的?投資在這些基金的人,一樣被基金總支出課超過100%的稅。
這些國際大公司,拿來賣給台灣投資人的基金,貴得嚇人。基金的年度開銷,連用100%的股息都還不夠支付。
國內基金公司發行,投資海外的基金,也是一樣的貴。以下圖表取自絕對xx基金2007年六月的報告。
我們就看劃紅線的兩個數字就好了。股利夠付經理費嗎?一樣是不夠付。
面對國內這些貴到嚇人的基金,投資人一無所悉。很大的一個原因,在於他們沒有看這些年度財報的數字。老實說,這不好看。比多頭時,在基智網看大家看好什麼區域,在空頭時一起吐吐苦水,要無趣100倍。可是,很多人把上基智網叫做功課,看這種數字,叫做注意小細節賺不了大錢。我說,基金公司一定愛死這個觀念了。跟你收把股息全部拿來付都還不夠的經理費,你還覺得沒關係。你說,怎麼會,基金還是有配息啊。那當然了。基金公司不是笨蛋,他不會跟你說配息都拿來付經理費,而且還不夠。當然是配息照發,經理費就從淨值內扣。
基金的年度開銷和配息是兩件事。我把這兩件是綁在一起講,目的是要突顯出,當美國政府明白說配到你手上的錢要扣30%時,每個投資人都注意到了,而且相當在意。但基金公司,從淨值內扣,每年扣掉的管理費,比30%吃掉的錢還多,大家卻是彷若無事。
所謂明槍易躲,暗箭難防。這種從基金淨值內扣的費用,對大多數投資人來說,就是暗箭。可是基金公司在它的公開說明書,在年度財務報表都有說明。是投資人的忽視,讓它變成暗箭的。躲過山姆大叔的明槍,背心卻早已插了好幾支基金公司的暗箭,恐怕是許多國內基金投資人的寫照。
基金公司也有責任。我看過美國基金公司的說明書和年度報告,比這些給國際投資人看的報告,好看很多。讀者們看我截選出來的圖,很簡單就這樣一張。這些圖,原本是藏在200到400頁的年度報告中,報告厚度視該公司發行的基金總量而定。而且,這些報告在基金公司的中文網頁常常都找不到,要到國外的英文總站去找。看這些報表,它們不像美國的基金公司,會算出一個expense ratio年度總開銷給你看,就是一堆實際數字。投資人需要一個會計學位才會知道到底開銷佔資產的多少百分比。報告不容易找到、用投資人不熟悉的語言、不算給你看,基金公司其實不想拿明槍跟你玩。
難道國內都沒有便宜一點的基金嗎?答案是有的。不知道有沒有投資朋友注意到,富坦基金公司的潛力組合基金的經理費。查一下,你會看到這支基金的經理費是0.45%。它是股票型基金,收費卻比很多海外債券基金的0.75%還低,為什麼?因為,它是富坦公司把他們在美國賣的基金,拿出來給國際投資人買。這種收費,就是美國當地基金的收費水準。
總結來說,根據我個人的分析,以海外券商投資股票型基金,在持續性的成本支出方面,仍是比國內發售的基金便宜許多。股息被吃掉30%是有點痛,但比不上在國內買基金痛。太多基金公司,面具下有著橫徵暴斂的嘴臉。
回到首頁:請按這裡
初來乍到:請看"如何使用本部落格"
相關文章:
為什麼要開海外券商交易戶
經理費不等於總開銷
我的選擇,我的背叛
海外券商Firstrade開戶步驟詳解
沒有帳單的支出
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:
- on 綠角財經筆記
- Subscribe to 綠角財經筆記 using Google Reader
-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