揚州風景

金錢遊戲

2007年6月12日

基金公司與投資人的利益衝突

via 綠角財經筆記 by 綠角 on Jun 08, 2007
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

在財經討論區,常可以看到投資朋友對於投資基金所需繳交的手續費、信託保管費等的討論。常有好長一串討論,巨細靡遺的比較各家銀行手續費折扣的高低、信託管理費第一年收不收、匯率夠不夠優惠等。比較有辦法要到超低折扣的朋友,更是大家爭相請益的對象。折扣不夠的銀行,大家往往都不屑一顧,除非它有其他明顯的優點。

這其實很好,對於投資所需的成本,本來就應該注意。成本對於投資績效的好壞,往往有很大的影響。但是,似乎很少人在討論投資基金的另一個成本,基金的經理費。

基金經理費以百分比表示,直接扣在淨值上,感覺不痛不癢,但其實它才是基金投資最重要的成本。

假設你單筆買了USD10,000的A基金,假如它的經理費是1.5%,那麼你每年要交USD150給基金公司,同樣用USD10,000買了B基金,假設經理費2.0%,你每年要交USD200當作經理費。看起來一年只差50USD,約1600塊台幣,不多,但放長期來看,就不是這樣了。

基金會漲會跌,但經理費不管你基金漲或跌,它就是要扣這樣一個趴數。回到剛才的例子,假設A和B基金都投資於X國股市,長期下來,比如說十年好了,兩支基金的年化報酬率都是10%,不過由於A 基金扣1.5%的經理費,所以資產等於每年成長8.5%,B基金收2.0%的經理費,資產相當於每年成長8%,同樣投資在A和B基金的USD10,000,過了十年後,在A基金值USD22610,在B基金值USD21589,差了1021美金,這就差了三萬多台幣。已經約是原始投資金額的10%了。

假如投資的金額更大,時間更久,差的就會更多。有的投資朋友會說,這0.5%、1%的手續費差距有什麼關係,基金會賺就好。不過問題就是,基金到底會不會賺,沒有人有100%的把握。假如你知道什麼100%會賺的投資機會,相信你也不會在網路上逛來逛去,尋找財經知識而看到我這篇文章了。

基金收的經理費我常把它看作一種內建的下跌力量,不管這支基金投資的市場今年漲10%還是5%,它收2%的經理費,就代表它會抵消大概2%的漲幅,假如市場下跌,那就是再加重2%的跌幅。而且,從來沒有研究報告指出,收較高經理費的基金,表現會比較好。所以,比如說想要買投資歐洲地區的基金,有什麼理由買每年收費2%的基金,而不買只收1%的基金呢?除非前者有很明顯的優點。就像銀行一樣,買同一支基金,誰要到收費貴的銀行去買呢?

回到這篇的主題。基金公司跟投資人之間是有利益衝突的。為什麼? 因為投資人是基金公司的衣食父母,基金公司經營這些基金的收益,就來自基金收的經理費用。而不幸的,經理費用扣愈多,留在投資人口袋的錢就愈少。所以,能替投資人著想,真正想服務顧客的基金公司,至少應在經理費上表現誠意。

高收費的基金只是肥了基金公司,對投資人一點好處都沒有。不過,這點實在太過敏感,在投信公司的理財網站上,對這點都未能細加解說。不過,聰明的基金投資人,絕不應放過這個數字不看。

基金公司怎樣賺得才會多? 除了多收經理費之外,還有方法嗎? 有的。基金公司名下管理的資產愈多,它的收益就愈高。

比如同樣收1.5%的經理費,甲基金公司有1億美金的基金資產,這樣每年就可以150萬美金的收入,乙基金公司有10億美金的基金資產,每年就有1500萬美金的收入。

基金公司要怎麼才能增加名下資產呢? 有兩個方法。一個是旗下基金表現優異,吸引新資金流入。另一個方法是,順應目前的投資風潮。我們先看後面這個方法。這個例子在最近很明顯,近年新興市場表現良好,我們可以看到基金公司推出投資於新興市場的基金,過了2006年五六月股災後,債券的好處讓大家都看到了,又一堆公司推出債券基金。

看到其他投資人在這方面得到好處,誰不會心癢癢的呢? 所以這些基金往往很容易募集,基金公司也達到擴大基金資產的目的。可是看到這個現象,綠角就想起以前在某個地方看到的一句話 "Performance-chasing is a loser's game for most who play it."真的是值得深思啊。

再來看剛才擴大基金資產的第一個方法,旗下基金表現優異。或許這有可能只是基金經理人運氣比較好,但也很可能是經理人和分析團隊的確有本事。這至少是比較正面的事,

基金公司有努力替投資人創造收益。但基金公司怎樣處理源源不絕流入的新資金,就是考驗基金公司誠意的地方了。對基金公司來說,名下的錢當然愈多愈好,但是,對表現優異基金的投資人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。

一支基金的資產膨脹,對基金的表現是有影響的。怎麼影響,值得寫另一篇文章。不過簡單的比喻是,原本經理人操控資本小的基金,就像在開快艇,在市場中靈活游動,現在資產擴張好幾倍,快艇變郵輪,操控動作變不一樣了。

假如這個經理人的手法就是開快艇厲害,你怎能期待他也很會開郵輪? 反應在基金上,就是基金表現不再優異,逐漸暗淡下來。基金公司要保護原有的投資人,避免資產過度膨脹的話,可以封閉該基金。

封閉有兩種型式,一種是現在已經很少見的硬封閉,硬封閉的基金拒絕任何新的錢再投入。另一種是常用的軟封閉。軟封閉的情況,基金允許原有持股人再繼續投資,但不接受新的投資人。基金公司假如願意犧牲一些自身的收益來保護原有的投資人時,才是有替客戶著想的公司。

基金公司、代銷銀行,大家都要賺錢,這無可厚非。但錢是我們投資人要交的,貨比三家才是個精明的買家,不是嗎?


回到首頁:請按這裡
初來乍到:請看"如何使用本部落格"
相關文章: 基金公司收回扣?!

沒有留言:

扬州

洋腔洋調

旅游休閒

floorplanner

tundruk

Website Visitor Counter名訪客